出门到市中心的购物中心买东西,偶然听说附近就是三番的现代艺术博物馆,之前对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印象颇深,既然遇到就进门一游。进门存好背包,正转身准备上楼买票,恰好遇到一位衣着讲究的中年女士,拿着会员门票问了一句就直接送给我,既然是好运气得了票不免要认真看看,也不辜负他人的好意。
美国的艺术历史起步很晚,约从战后才渐渐成独成一脉。如果说艺术的美感,现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已然超越视觉美的范畴,超脱出感官和直觉感受的表象,在伦理,人文,社会影射的超现实道路上越走越远,演变为涣散极端个人化的抽象追求,和符号化艺术商品的塑造。最终使得鉴赏现代艺术变为门槛越来越高的象牙塔,现代艺术也愈加变本加厉的炫耀艺术家大脑中随机生成的某种信号,曲高和寡还是信口雌黄,大众难以辩驳。
无论崇尚无即是有的极简艺术,代表商品社会的波普艺术,还是混合材质不拘一格的后现代作品,都是美国社会尝试主导世界战后艺术潮流的有心之作,在追求艺术造诣上,极度发掘批判现实,驰骋自由主义疆域,用战后经济飞腾的自信,创造一种自圆其说的现代艺术脉络。如果说这样的现代艺术探索了人创造力的边境和极限,从另一个方面讲,有意的抽离摒弃了古典艺术对于审美愉悦的理念和功能,逼迫人在丑陋和畸形中寻找现实和意义,不断的拷问灵魂,在痛苦中疯狂。如果说艺术家的思考是痛苦的,那么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启发他人,选择从什么样的角度影响他人,是在普世传统价值观和个人自由价值观之间挣扎平衡的结果。许多现代艺术撕裂黑暗的某种事实给人看,其直接和生猛的表现,让人产生多种内心的压抑抑郁;有些则肆意的抽象,远超常人的理解,平添诸多困惑。
论针砭时弊,愤世嫉俗,世界上没人比英国人更在行。对于艺术的品位,他们也确实有些发言权,毕竟全世界的珍贵古董器玩,绘画雕塑流落在大英帝国土地上的不在少数。他们拍摄的纪录片也格外反应了这些优势。‘美国艺术’就是一例,记录和评价了美国现代艺术的正反不同的评价,也提供了鉴赏的一些依据。
罗列一些略有名气的作品,好坏尽管看观者的想象力理解力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