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邀做文化深度访谈,我看过一些,因为主持人的关系我只是看过几期,大多是分散随性负有文化偏见的只言片语。许知远说自己是活在现代的古人,访谈的基调也定在这里,我对他毫无了解,并没有看过他的作品,但也许从没一个途径像这个节目一样,让他这么自由有个性充分的散播自己的‘偏识’,偏颇的见识,并试图用这样的逻辑诱导他人用相同的逻辑诠释自己的人生经历,成功或困境。我猜这对于他是有趣的,一方面小部分期待观念冲击,另一方面,人到一定年纪,所抛出的问题,总是期待印证自己已有的理解,一遍又一遍。走出书店,走向生活在当下的鲜活个体,对他自己而言,是好的转变和机遇。
这次采访马东,我就看了这期,有些后悔,但并不是相同的原因。通过马东老师的节目,他看上去是充满社会经历的现实主义派,讲话充满逻辑和稳固的世界观,兼具细致的观察力,挑战他人的智勇。他的出身和经历是丰富的,他的世界观是经过岁月提炼的,他的自我剖析应当是准确有借鉴意义的。只是我失望的是,访谈里的马东并不够坦诚,坦诚的代价是明显的,而他心里是非常清楚的。谈文化繁荣,所谓大文化小文化,大文化繁荣,避而不谈小文化现状,明显的选择性措辞。如果实话实说,被讲呆实在;避而不谈,狡黠得明显。谈个人主义集体主义,还好,同意他说的孰优孰劣并无定论,个人主义游兵散俑,效率低下,集体主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,缺少多元化和自我修复能力。
发现有趣的几点,如何在无力感中与世界和解,如何活在当下找到自己的兴奋点,和存在的意义。别人做到没做到,无从了解。困惑和重建,将不断萦绕在人生的各个阶段。